在出口方面,我国薄膜行业产能庞大,部分产品依赖出口,美国是重要出口市场之一。加征关税后,中国薄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成本大幅增加。若中国薄膜产品原本价格优势不突出,加税可能使美国进口商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寻求替代产品,致使中国薄膜出口量下滑。以中低端包装用塑料薄膜为例,其利润空间本就有限,34%的关税可能让大量美国客户放弃采购,企业订单量骤减。
从数据来看,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5246亿,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4.6%,若对美出口因关税影响减少约30%,将导致我国出口总额下滑4%左右,薄膜行业作为出口产业的一部分,必然受到冲击。不过,这也促使国内薄膜企业加速产品结构调整,加大高端、差异化薄膜产品研发生产,开拓其他海外市场,如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市场,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。
进口层面,我国虽在薄膜生产上有一定规模,但在一些高端、特殊性能薄膜材料及生产设备方面,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进口需求。加征关税使得从美国进口薄膜相关产品成本上升,企业采购成本增加。但从长远看,这会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动力,加大在相关领域研发投入,推动高端薄膜材料及设备国产化进程,减少进口依赖,促进国内薄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在产业链方面,中国薄膜领域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、生产制造及下游应用等多个环节。在原材料供应环节,若企业依赖从美国进口特定原材料,关税增加将显著提高成本。
在生产制造环节,企业为应对成本上升与出口受阻,可能会放缓甚至暂停产能扩张计划,部分中小企业可能因难以承受成本压力而倒闭。不过,这也促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,共同研发新技术、新产品,拓展国内市场,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,增强产业链的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。
从行业发展趋势角度而言,薄膜行业正朝着高端化、特殊化、功能化方向迈进,加征关税给行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。
一方面,贸易战可能阻碍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,限制先进技术、设备及人才的引进,不利于行业吸收国际先进经验,延缓技术创新步伐。企业原本的研发计划可能因资金紧张、市场前景不明朗而受到影响,如一些企业可能会削减研发投入,使得行业在高端产品研发上的进展受阻。
另一方面,高关税促使国内企业更加重视自主创新,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,挖掘国内市场潜力,培养本土技术人才,推动国内薄膜行业技术水平提升,加快实现高端薄膜产品的国产化,在全球薄膜市场竞争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。
02总投资3.06亿元!福州斯迪迈 “多层共挤流延薄膜项目” 开工
2025年3月19日上午,福州斯迪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“多层共挤流延薄膜项目”开工暨奠基仪式在福州综合保税区隆重举行。
福州综保区管理局、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信局领导、斯迪迈集团高层、合作伙伴及各界嘉宾齐聚现场,共同见证这一战略项目扬帆起航的重要时刻。